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研究院
Institute of Belt and Road &Global Development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洋教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洋教席是我国在海洋科学与城市科学这两大领域的首个教席,得到国际海委会(IOC)、国际海洋学会(IOI)的大力支持。目前,教席已基本形成涵盖“理论研究—战略研究—决策研究—技术研究”的体系,近期主要围绕“海上丝绸之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开展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一)理论与战略研究。教席以服务国家和地方海洋战略为目标,将构建海洋与城市发展的理论体系以及基于理论的战略创新作为重要研究任务。①推动重大项目研究:近年来,教席研究团队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10多项,其中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项;②发布系列研究成果:教席依托项目研究成果,团队成员先后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在重要报纸、网站、论坛发表数十篇,部分成果获国家社科规划办纳入《成果要报》以及官网推介;③服务政府决策咨询:向国家有关部委、上海市有关部门报送,多篇专报获得采纳,研究成果“我国沿海大城市海洋发展新态势与上海海洋发展对策研究”获第十届上海市决策咨询成果奖二等奖。

  (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在新一轮海洋发展下,教席围绕沿海城市治理的若干重大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包括沿海城市老龄化治理、公共文化治理、行政管理体制等。①沿海城市老龄化:依托与民政部、上海市民政局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开展,形成全链条服务体系,出版专著《中国城市养老:阳光•生命•心灵》,推动中国式阳光型长期照护体系的完善。②沿海城市社会文化:聚焦沿海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对沿海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组织、公共文化形态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资助,在《社会科学》等权威刊物发表,并得到部分沿海城市领导重视。③沿海城市行政区划:深度参与民政部重大决策研究,推动上海沿海地区行政区划调整,教席有关上海崇明岛行政区划优化设置的相关成果,提出“加快上海陆岛政区整合”的建议,有力推动崇明撤县设区付诸实施,获第十一届上海市决策咨询成果奖三等奖。

  (三)海科技协同创新。通过联合校内理工科专业,加强与理工院校、技术类企业、大型央企的合作,尤其是面向东南亚、南亚等“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推动关键技术的联系研发与应用推广。①协助打造全国首个河口科技馆:教席团队与宝山区政府合作,协助建设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集滨海河口地区自然风貌展示、科技创新与科普教育、人文历史挖掘与传承为一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韩正同志在沪任职期间专门考察参观。②滨海地区海绵城市技术:针对沿海城市气候特点,教席与上海企业共同研发雨水绿色渗透生态系统成功申请专利,已在上海浦东滨江沿岸绿色贯通大通道(上海市2017年度重大建设项目)中应用。③亚热带沿海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和标准:与国家住建部科技委、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城市住宅研究中心、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合作单位共同推进相关技术研发和标准研究,推动“国家亚热带低碳生态住宅示范计划”。④智慧城市综合解决方案开发:联合华东师大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技术优势,在上海等沿海城市智慧城市工程建设、3DGIS+BIM+CIM技术集成应用、智慧城市管理综合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研发。⑤长江流域经济带及海岛治理关键技术研发:依托“崇明生态国际研究院”,推动滨海生态演变、海洋与气候变化、海岛观测体系等研究。⑥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离岸研发合作。教席专家推动谋划上海张江科技城建设面向东南亚的离岸科技创新中心项目,与马来西亚MIDA、泰国BOI、新加坡EDB等投资开发机构等开展合作交流。

 (四)对外交流合作。得到国际海委会(IOC)、国际海洋学会(IOI)的大力支持。①加强两岸三地海洋城市交流合作:在海洋城市、绿色建筑、低碳发展等领域进行合作,共同发布“绿色城乡宣言”,并商讨两岸海洋城市战略合作事宜。②“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与培训:教席与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合作,面向“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设越南、斯里兰卡以及非洲国家干部专题培训,并应邀参与东盟的干部联合培训项目,项目内容主要包括:全球海洋发展与城市战略、沿海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