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研究院
Institute of Belt and Road &Global Development

帕特里克·孟迪斯谈“亚太地区一带一路和TPP的未来:中美会有一场‘和平战争’吗?

2017年123日下午,政治学系邀请美国哈佛大学高级研究员帕特里克·孟迪斯(Patrick Mendis)教授于法商北楼一楼报告厅做了题为“亚太地区一带一路和TPP的未来:中美会有一场'和平战争'吗?”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为2015年百场校级学术讲座第99讲。孟迪斯教授从“一带一路”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为切入点为我们梳理了中美关系历史与现状,并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展开了讨论。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郝宇青教授、叶淑兰副教授、易妍老师、上海社科院唐慧云老师以及来自全校各院系的近百位中外学生参加了这次讲座。

孟迪斯教授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高级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国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客座研究员和浙江大学国际政治学杰出客座教授。

讲座伊始,孟迪斯教授指出,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倡议,他认为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是必然,是“天定命运”。

接着,孟迪斯教授从中国历史出发解释了“一带一路”的由来。西汉时期,张骞从长安出发,联络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实现了陆上丝绸之路的首次开拓;而公元14059月至公元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航海足迹遍及亚、非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都为东西方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做出了贡献。

随后,孟迪斯教授由“一带一路”倡议谈到美国历史上的“门罗主义”、“马歇尔计划”,认为美国人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中国的“一带一路”构想。他还对中美两国历史上著名政治人物及其政治主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中美两国之间的政治差异。孟迪斯教授还讲授了商业贸易的重要影响,介绍了横跨北美大陆的洲际铁路、两类商业共和国以及大国关系的三种模式,展示了中美两国的贸易往来。

孟迪斯教授认为,中美两国合作是“新型大国关系”,不会导致“大国政治的悲剧”。美国奥巴马政府通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实施亚洲枢纽战略虽然给中国带来了一定挑战,但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中国的发展和中美关系的进程,而“一带一路”和TPP之间的对接将创造更多的机会,为构建和谐世界提供经济驱动。

最后,孟迪斯教授结合他的著作《和平的战争:中国梦和美国命如何创立一种新的太平洋世界秩序》,从历史、文化以及地缘政治和经济的视角介绍了中国梦与美国梦。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崇尚道德的文明古国,中国梦源自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包含着大一统观念及儒道佛理念;美国是一个以贸易促进和平的国家,美国梦源自建国之父们所著就的美国宪章,包含着生命、自由观念及追求幸福理念。两者都是为实现对“生命、平等、自由和幸福的追求”,只是采取了不同的实现途径,因此二者是有相通之处的。同时他也指出,在一些国际性问题和危机面前,二者自身的一些缺陷也暴露了出来,因此,孟迪斯教授认为中国和美国可以共同打造一个“太平洋之梦”——一个从贸易、经济、地缘政治等多方面对“中国梦”和“美国梦”进行融合的共同繁荣的梦想。在这个过程中,中美会经历大量摩擦乃至冲突,这是不可避免的,但由于联系紧密且目标一致,双方不会重蹈美苏“冷战”的覆辙,而更像是两个主要经济超级大国之间的“和平大战”,长期保持一种相对和平的状态。

孟迪斯教授热情智慧的讲演引起了在场师生的极大兴趣。孟迪斯教授还与在场师生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互动,就中外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悉心解答,并与在场老师做了深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