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研究院
Institute of Belt and Road &Global Development

佳文赏析丨中国海外园区建设的地缘效应解析 —以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为例

该论文受华东师范大学胡志丁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时代地缘环境解析的理论与方法跨学科研究”(No.20&ZD138)资助,由项目参与成员王淑芳(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师范大学自由经济区研究所)完成。

摘 要:海外园区建设有助于促进中国与东道国的政治、经济合作以及文化交流。已有研究主要探讨海外园区单维度的建设成效,鲜少从多维度视角进行综合效应的分析。本文采用实地访谈和案例分析法,构建了地缘效应的理论框架并解析了柬埔寨西哈努克经济特区的地缘效应。研究表明:(1)地缘效应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视角,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社会和地缘文化这四个维度揭示海外园区的综合效应;(2)作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的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已产生显著且积极的地缘效应;(3)海外园区的制度-经济-文化-环境的适应性变得越来越重要。海外园区的建设必须根植于东道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嵌入当地社会网络,实现属地化管理和地方化运营,平衡利益相关者各方的权益,提高园区建设的地缘效应,形成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社会和谐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本文研究不仅加深对海外园区建设成效的理解,而且为政府政策引导和企业海外投资提供决策支持和理论参考。

关键词:海外园区;地缘效应;一带一路;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

1 引言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海外园区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代(Michael,2017)。作为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倡议重塑中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地理,促进了包容性增长。“一带一路”建设依托国际大通道,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国际经济合作平台。截至2019年底,纳入商务部统计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即海外园区)累计投资超过410亿美元,入区企业近5400家,上缴东道国税费43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近37万个。这有力地证明,海外园区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抓手,也是通过创新合作方式推动包容性全球化的实践方式,对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和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鉴于海外园区建设的重要性,有必要对其展开深入研究。

已有中国海外园区建设成效的研究,主题多样、内容丰富、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然而,目前海外园区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现有研究存在两个方面的局限性:一是当前文献主要评估了园区的经济效应,而较少分析综合效应;二是学者们主要从制度和文化、多尺度耦合以及关键合作伙伴关系的视角探讨海外园区的建设成效,而未关注地缘效应的视角。这两个局限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因素的综合考量。因此,为了弥补上述研究不足,本文聚焦地缘效应这个综合性、战略性的视角,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和地缘社会等维度来考察海外园区建设成效。

本文的核心科学问题是如何从地缘效应视角评价海外园区建设的综合成效。为此,本文将回答以下的具体问题:什么是地缘效应?如何衡量地缘效应?地缘效应的四个维度如何相互影响发挥作用?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本文首先构建地缘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介绍研究方法,再次解析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的地缘效应,最后是结论。

2 地缘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2.1 地缘效应的概念和内涵

本文将地缘效应界定为:企业、个人和生产要素跨境往来形成的各种空间流所产生的综合效应。其中,园区建设适应东道国的地理环境本底是地缘效应产生的基础条件,园区嵌入当地经济发展是地缘效应产生的前提,海外园区是地缘效应产生的空间载体,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与合作是地缘效应产生的实质,园区建设成效外溢是地缘效应产生的根源。地缘效应是多要素多尺度相互耦合的结果,跨境空间流会产生地缘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综合效应。(见图1)。

图1 地缘效应的概念及内涵

2.2 地缘效应的评价

地缘效应评价要考虑到不同尺度多元主体(国家、当地政府、当地社区、园区、企业等)的需求。因此,本文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社会和地缘文化这四个维度展开评价。地缘政治效应是基于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国家政治行为所产生的效果,主要从双边投资、贸易和税收协定的签署,双边协调机制的建立,东道国政府治理水平的提高等方面进行评价。地缘经济效应是以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为基础,经济体之间经贸往来所产生的一系列效果,主要从贸易效应、投资效应(FDI引进率提高)、产业集聚效应、技术和知识溢出效应等方面进行评价。地缘社会效应是国家之间经贸往来对东道国教育、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等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从教育提升、生活改善、社会福利增进等方面进行评价。地缘文化效应是指某一区域内的社会群体因受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内容和特征文化所产生的积极效果,主要从意识形态和文化的融合,价值观、身份和生活方式的认同,管理文化和思想的本地化、有效的沟通交流等方面进行评价。

2.3 地缘效应的相互作用机理

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社会和地缘文化效应相互支撑,相互作用,互动互促(图2)。前两种效应是主导和基础效果,后两者效应是辅助和延伸效应。这四种效应是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良好的地缘政治关系不一定会产生密切的地缘经济关系。当今世界就存在“政热经冷”和“政冷经热”的现象。然而,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战略和政策驱动下的友好地缘政治关系能为地缘经济的发展提供“保护伞”;相反,利润和市场驱动下的地缘经济是地缘政治的“稳定器”(Mao,2014)。经济合作和相互依赖关系是地缘政治效应产生的基础。类似地,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效应也促进了地缘社会和地缘文化效应的产生。双边经济和贸易协定的签署以及产业的集群有助于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而能提升当地居民收入,提高当地福利水平,促进不同思想、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融合。此外,良好的地缘社会和地缘文化效应为园区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所需的劳动力和无障碍的沟通,进而产生良好的地缘经济,加深经济相互依赖,稳定和提升两国的政治关系。四个维度不同程度的组合通常反映了海外园区的建设成效。

图2 地缘效应的相互作用机制

3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3.1 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的概况

柬埔寨的地缘战略区位举足轻重,是区域外大国竞争和博弈的重要舞台,是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主要国家(张党琼,2019)。不仅如此,作为东西方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柬埔寨还是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和东盟国家中坚定的战略合作伙伴。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简称西港特区)由红豆集团联合无锡华泰投资置业有限公司、柬埔寨国际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建设,是中柬唯一一个签订双边政府协定并建立副部级协调机制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

西港特区位于西哈努克省的波雷诺县,距西哈努克港12公里,距西哈努克机场3公里(见图3),地理位置优越。西港特区占地面积11.13平方公里,空间布局为“一轴三片区”,即洪森大道发展轴、城市配套区、工业园区、综合区。西港特区是典型的出口加工制造型园区,工业园内的主导产业有纺织服装、箱包皮具、木业家具、五金机械、建材家居和精细化工等。

图3 西港特区的地理区位

3.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采用实地访谈和案例分析法。数据与资料来源于实地调研所获信息、交流访谈记录以及官网正式公开的信息。2020年1月10日至1月14日,研究团队赴柬埔寨西哈努克省进行实地调研,考察了柬埔寨西哈努克省的自然和社会人文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并与西港特区公司管理人员进行了深度的座谈和交流,获得园区建设的第一手资料。随后,研究团队与柬埔寨皇家科学院五名研究员就柬埔寨西港经济特区建设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中所涉及的中国海外园区及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的数据和资料部分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中的“境外经贸合作区”专栏和江苏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建设的“江苏一带一路网”。

4 西港特区的地缘效应解析

柬埔寨西港特区建设所产生的地缘政治效应、地缘经济效应、地缘文化效应和地缘社会效应,相互作用,相互叠加,产生了积极正向的地缘效应。地缘政治效应主要通过制度安排与园区空间生产的循环互动和演变来体现,一方面通过空间的制度化,将制度嵌入园区,重塑园区的建设环境;另一方面,由制度形塑后的空间又促进新的制度产生,实现制度的变迁与扩散。在西港特区,地缘政治效应体现在尺度政治上推产生的“高政治”和尺度政治下移产生的“低政治”。地缘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经济合作的深化、税收和关税的优惠、工业化推进、产业集聚效应等方面。地缘社会效应表现在“八方”共赢、教育培训开展、国际航线开通和友好身份缔结等方面。地缘文化效应产生源于制度与文化的深度嵌入和地方化运营,体现在理念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制度文化的属地化、行为文化的求同存异以及物质文化的强化与实现(见图4)。

图4 西港特区的地缘效应

基于西港特区的案例研究,本文总结如下共性理论知识和特殊的建设经验。共性理论知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海外园区制度-经济-文化-环境的适应性产生了正向协同的地缘效应;二是在不同阶段海外园区投资者关注地缘效应的不同维度,早期园区注重地缘政治效应和地缘经济效应,中后期考虑地缘社会和地缘文化效应;三是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园区从文教卫生、民间社团、公益慈善等方面造福东道国人民,树立良好的园区形象。

西港特区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通过政府高层的磋商协定,提高园区平台高度,降低园区建设的地缘政治风险;二是园区建设采用“滚动式”开发模式,同时探索多元化的盈利模式;三是创造“双赢”模式并增强利益相关者的获得感。四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5 结论

本文采用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法,构建了地缘效应的理论框架并解析了柬埔寨西哈努克经济特区的地缘效应。学术贡献体现在丰富了海外园区的理论研究,加深了海外投资的理解,搭建了地缘效应的新理论框架并总结了一些共性理论知识和特殊经验。此外,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和不断变化的地缘环境背景下,本文研究有助于经济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的交叉融合。主要结论如下:

(1)地缘效应的评价主要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社会和地缘文化这四个维度开展分析,它们之间是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四个维度组合程度的不同通常导致海外园区地缘效应的差异。

(2)西港特区作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通过提升园区的平台高度,签署高层磋商和协调,采取滚动式开发模式,拓展多样化盈利模式,受益利益相关者和保护生态环境等举措,产生了正向显著的地缘效应。

(3)海外园区制度-经济-文化和环境的适应性越来越重要。园区发展必须根植于东道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融入当地社会,将经济网络与社会网络精确结合,实现属地化管理和地方化运营,平衡利益相关者各方的权益,培育信用、互惠、合作的社会网络,以减少风险和不确定性(Yeung,2003;李小建,2018),从而形成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促进母国和东道国的和谐共生、共存、共享和共赢。

本文从跨境和空间流的角度重新界定地缘效应的概念,延展了地缘效应的空间尺度,体现了理论的原创性,丰富了海外园区建设研究的视角。然而,该文还存在以下两点不足:一是以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的构建为主,采用定性分析方法,缺乏地缘效应的定量评价分析;二是选取地缘效应显著的正面案例进行解析,缺乏反面案例的剖析与比较。今后应在海外园区正反案例的对比分析、地缘效应的定量化综合性评价以及地缘效应的产生机制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原文在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21年第5期

引文信息:Wang Shufang, Meng Guangwen*, Zhou Jun, Xiong Liran, Yan Yuxin, Yu Na. Analysis on geo-effects of China’s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 A case study of Cambodia Sihanoukville Special Economic Zone.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21, 31(5):71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