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研究院
Institute of Belt and Road &Global Development

王进:准确把握“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论逻辑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行稳致远亟须讲清楚、阐释好学理基础,即理论逻辑问题。唯有在理论上阐明“一带一路”倡议的合理性、科学性,才能更有力度地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实施。

本文拟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寻找理论支撑,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探寻理论逻辑,以期因应国内学界“理论冷、实践热”的认识偏颇不足与论断乏善可陈,回应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的误解误判、质疑歪曲甚至抹黑攻击。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以生产力普遍发展为前提的世界普遍交往,也是不同性质不同层面的生产关系交流融通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为指引,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重点。“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发展平台,把中国的发展与沿线国家的发展连接到一起,通过对中国与沿线国家资源的再配置,取得了引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广泛赞同和参与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各国相互协作、优势互补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代表着生产关系演变的前进方向。在这一进程中,各国逐渐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无论前途是晴是雨,携手合作、互利共赢是唯一正确选择。这既是经济规律使然,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更属于世界;根植于历史,更面向未来;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更向所有伙伴开放。共建“一带一路”跨越不同国家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历史传统、不同文化宗教、不同风俗习惯,是和平发展、经济合作倡议,不是搞地缘政治联盟或军事同盟;是开放包容、共同发展进程,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小圈子或者“中国俱乐部”;不以意识形态划界,不搞零和游戏,只要各国有意愿,都欢迎参与。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有基础设施建设与工业产业发展,也有商品交换,还有不同文明和社会文化的交流互鉴与共通融合,与单纯的商品贸易迥然不同。也就是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包括国际经济交往,还包括政治交往、文化交往、社会人员交往以及生态交往等等,其本质上是一种全方位的国际交往。具体到“一带一路”倡议,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加强与沿线各国的互联互通,更加主动地参与全球化进程,探索建立新型互利共赢的对外交往模式,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毋庸置疑,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历史大潮,所体现的价值观和发展观符合全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也符合沿线国家人民渴望共享发展机遇、创造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和热切期待。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既顺应经济要素流动转型,也顺应国际分工新发展及国际产业转移的需要

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充分发挥国际市场大平台,坚持市场运作的原则,更好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资源的配置,打造新型价值链,促进大合作、大发展、大繁荣。“一带一路”倡议努力带动沿线各国经济蓬勃发展,突破传统分工形成的“贫困陷阱”,创造条件、改善环境,还充分考虑了参与国的生产资源互补性。须知,“为了解决稀缺性问题,需要一种社会机制在无限的选择中间来分配有限的资源。”

具体到生产来说,经济全球化以分工为中心进行展开。时至今日,国际分工已由产品分工发展到要素分工,由最终产品交换领域发展到产品生产过程、生产环节,已从以产业和产品为界限的国际分工发展为以生产要素为界限的国际分工。世界经济的发展致使越来越多的要素投入到生产之中。

合理的国际分工改善发展环境,提升各国发展能力。“一带一路”倡议带动沿线各国参与并融入国际分工,增强沿线各国参与国际公共问题治理的能力,营造良好的经贸环境,改善互联互通条件,提升了沿线各国竞争力。换言之,“一带一路”倡议将营造良好的经贸环境,促进各国融入分工。“一带一路”倡议将增进区域互联互通,为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创造条件和环境。“一带一路”倡议将提升沿线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竞争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商品、资金、技术、人员流通,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和广阔空间。“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如果人为阻断江河的流入,再大的海,迟早都有干涸的一天。我们要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必须强调的是,资本主义自身不可避免的盲目性与局限性,加之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法律和政府监管都鼓励地球的商业化,导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国际的气候变化等公共问题难以共商共议,进而导致公共领域的很多问题成为难解或无解之谜。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程中,中国不仅会积极在经济、资源等领域实现合作共赢,而且还会努力在公共领域进行有效的国际合作。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响应生产力变化的新要求,建立适应生产力变化的新生产关系

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对中国转出传统产业和承接高新技术企业转入提出了双重要求。中国既存在原材料与能源不足的发展瓶颈,又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与资金优势,已度过以资源输出求经济增长的阶段。“一带一路”倡议不仅符合中国生产力发展变化的需要,也切合中国与沿线国家形成新的生产关系的必然选择。共建“一带一路”将促进各国资源优势、资金优势与技术优势相结合,促进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国际先进技术,而伴随这些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国内服务需求与应用范围随之相应缩小。于是,中国基建领域的高技术和国内市场的低需求之间产生了矛盾,需要向外部寻找发展空间,而“一带一路”倡议无疑正是顺应了中国先进成熟技术“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的客观需求。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中国经济想要独善其身已经变得不可行也不可能,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必须积极调整与他国的生产关系。就外部环境而言,世界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开始塑造排他性的、更高标准的全球贸易与投资新规则,贸易保护主义上升,市场需求疲软低迷,中国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受到了极大削弱,亟待新方案、新举措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来适应发展变化的生产力。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既为中国提供了与沿线各国改善经济关系、增进了解的机会,也为中国创造了通过劳务输出、技术交流、资金输出以及商品交换等扩大开放的机遇,推动对外开放向着更高水平迈进。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既可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也可减少国内市场失衡的风险,从而与沿线各国建立更加紧密的经济关系。不仅如此,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引进他国先进技术或产品,可以出口中国有优势的产品和服务,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可以节约社会劳动。显而易见,这些都是为了适应国内生产力的变化发展,中国自觉主动地积极调整对外的生产关系。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