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研究院
Institute of Belt and Road &Global Development

刘云刚教授做客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知名学者学术讲座” ——谈从政治地理研究到政治地理学

2020101519:00,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知名学者学术讲座”在腾讯会议平台开讲,在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胡志丁研究员的邀请下,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刘云刚教授做了题为《从政治地理研究到政治地理学》的学术报告。

本次讲座以政治地理学发展的现实需求的研究背景讲起,回顾归纳了中国政治地理学的发展和现状,并对中国政治地理学发展提出了三点反思。讲座中以“一带一路”为例,对比了国内学界对“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解释和国外学界对“一带一路”的不同理解,思考了如何避免“一带一路”成为自说自话的重要问题。随后,刘云刚教授提出了中国政治地理学建设的三条路径,并指出了中国政治地理学的未来方向、研究框架、核心议题。最后,刘云刚教授强调了政治地理学是面向和平的政策科学,并提出了政治地理学建设的四点倡议。

刘云刚教授首先分析了当前世界需要政治地理学科发展的现实背景,全球治理失序、中国的大国崛起和国内发展转型,都需要政治地理的知识和政治地理学科的理论支撑。接着回顾了中国政治地理学的发展过程和研究现状,并提出了自己对中国政治地理学研究的三点反思:“研习”(西方)与“研究”(东方)脱节,即学科呈现显着的外源性特征,传统政治地理思想受到忽视;学术(系统)与应用(区域)脱节,即学术成果对现实政策的影响小,缺乏问题针对性;局限于国家间关系分析,跨尺度研究刚刚起步。

刘云刚教授指出,在理论贡献方面,中国传统的治国经验在政治地理学西化的背景下被丢弃了,仍然只是不成系统的思想观念而难于上升到理论层面;另一方面,西方政治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模型或仅仅作为知识性内容进行介绍,或被不加检验的运用到实证中,中国研究者仅充当了传播者的角色,理论贡献无从谈起。而在政策实践方面,中国由于缺少自主的研究,对西方理论方法不加选择的运用,以及对“国家中心主义”的固守,政治地理学者得出的研究结论和提出的政策建议往往难于运用于实际。

政治地理学的再度复兴与中国世界地位日益提升的时代背景尤其是“一带一路”建设等密切相关。而国内学者对“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解释往往带有学科思维的局限性,并且依旧难以被西方认同和接受。“一带一路”在西方学界依旧充满了基于“崛起大国—守成国家”的地缘政治想象,对此我们始终缺乏响应的理论工具。如何避免“一带一路”成为自说自话?刘云刚教授认为:“一带一路”需要令人信服的理论共识以回应西方质疑,并指导实践。

鉴于此,刘云刚教授提出中国政治地理建设的三条路径:东西方政治地理思想交流互鉴;要素研究与区域研究互嵌并行;多尺度政治地理研究交叉融合。而中国政治地理学的三大未来方向应该是知识导向的批判性研究、实用主义的政策研究、实证主义的学术研究。并最终提出了中国政治地理学的研究框架,强调以生活空间作为政治地理研究的核心概念,并凝练出政治地理学的核心议题。

报告的最后,刘云刚教授强调要构建面向和平、包容的中国特色政治地理学,构建求真务实、经世效用的中国政治地理学。并从学科认知与认同、学术交流与互动、学术评价与成果传播以及未来力量的四个方面提出了政治地理学建设的四点倡议。

在胡志丁老师的主持下,与会师生与刘云刚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来自天津师范大学的王淑芳老师、杭州师范大学的马腾老师、浙江师范大学的胡伟老师、华东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张喆等对如何推进现在的地缘环境研究、哪些议题值得去做;政治地理研究的落地途径:案例研究、政策研究、实证模拟;中西方地缘政治学科理论的交流对话和学科基础的基本探讨;新地缘政治、地缘政治经济的内涵等话题上与刘云刚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胡志丁老师也就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撰稿:张喆

审稿人:滕堂伟